傳統(tǒng)上,在較為苛刻的反應條件下(140-180 ℃,,4 MPa H2),先用Cu-Cr催化劑催化糠醛得到糠醇中間體,,然后通過貴金屬催化劑催化糠醇加氫得到四氫糠醇,。為了簡化該加氫反應過程并提高原子可用性,,研究人員一直致力于開發(fā)新型高效的催化劑,,可以直接從糠醛一步制備四氫糠醇,。雖然貴金屬基催化劑取得了優(yōu)異的性能,但其高昂的成本和稀缺的儲量阻礙了其大規(guī)模應用,。許多報道表明,,金屬鎳能夠同時吸附并活化呋喃環(huán)和羰基,從而高選擇性的生成四氫糠醇,。然而,關于催化劑內在結構(如活性位點以及金屬暴露晶面)與反應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機理仍然缺乏細致的研究。
齊魯工業(yè)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部氫電能源材料創(chuàng)新團隊深入研究了鎳基催化劑中表面氧化鎳物種與暴露晶面對反應物糠醛分子與氫氣分子的吸附影響,并揭示出表面氧化鎳物種與Ni(200)晶面協(xié)同活化呋喃環(huán),是糠醛分子全加氫反應能夠進行高效轉化的關鍵,。作者以二維納米片自組裝的三維花簇狀Ni-BDC為自犧牲模板,,在不同熱處理溫度下制備了Ni/C-T催化劑。通過XPS和XAS測試證實了Ni/C-400樣品中存在豐富的表面NiO物種,。此外,糠醛/糠醇-程序升溫脫附實驗,,結果表明,,Ni/C-400樣品與反應物具有較強的吸附相互作用,,在80 ℃、1 MPa的氫氣壓力條件下反應4 h,,四氫糠醇的產(chǎn)率達到98.5%,。通過理論計算表明,,表面NiO物種與Ni(200)晶面協(xié)同,增強Ni表面與糠醛,、糠醇,、H2分子間的吸附相互作用,。該研究表明,Ni金屬微觀結構的可控調節(jié)對反應物的吸附能力有極其顯著的影響,,從而影響加氫反應的活性,。在該工作中,,團隊提出和證實了Ni-MOF衍生的鎳碳材料的表面氧化鎳物種是高效催化糠醛加氫制四氫糠醇的催化活性位點,突破了現(xiàn)有鎳基催化劑糠醛加氫的催化活性理論,,是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成果,!
圖1 表面NiO物種和Ni(200)晶面相互協(xié)同促進糠醛一步轉化為四氫糠醇
上述成果以“Highly-dispersed surface NiO species and exposed Ni (200) facets facilitating activation of furan ring for high-efficiency total hydrogenation of furfural”為題,發(fā)表在國際知名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IF:22.1)上。齊魯工業(yè)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部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付秋菊為文章的第一作者,,趙學波教授、閆理停副教授為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青年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濟南市人才發(fā)展專項等項目支持。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3.123501